近日,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》(2025年第15号),首次以公告形式明确规定:无论平台设在境内还是境外,只要为中国卖家提供服务,或向中国用户开展交易撮合活动,都必须依法报送涉税信息。
该规定直接覆盖亚马逊、eBay、速卖通、Temu、TikTok Shop等主流跨境平台,只要平台内存在中国卖家账户,或者面向中国用户提供交易场所、技术服务、运营支持等,都将纳入此次涉税信息报送范围。
作为此次新规涉及到的主要平台 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
01 责任链条的精准划分
在报送义务方面,公告划分了更为明确的责任链条,通过三层架构压实平台责任。
境内平台:由持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负责报送;如无许可证,则由完成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企业承担报送责任; 以亚马逊为例,尽管早在2019年退出中国零售业务,但在境内仍持有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,主体为“亚马逊卓越有限公司”。考虑到其仅持有10%股份,实际也可能由招商团队所属的“亚马逊(上海)国际贸易有限公司”负责申报。
境外平台在中国设有运营主体:由该运营实体或提供商家入驻、店铺运营、营销推广等服务的本地公司负责申报; 而Temu、Tiktok、速卖通等具有中资背景的境外电商平台,在境内都有取得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运营主体,自然由这些主体公司报送数据。
境外平台未设立境内主体:必须指定境内代理人履行报送义务。 如日本乐天、德国 OTTO、俄罗斯 Ozon 等平台,若在中国设有招商团队,且相关公司负责卖家入驻和服务支持,则该公司应承担报送义务。
这一套划分方式,直接将责任压实到执行主体身上,无论平台设立地在境内还是境外,只要承接中国卖家的交易业务,均需履行相应义务,无法通过注册地规避责任。
02 卖家报送信息明细曝光
在具体报什么、怎么报的问题上,公告也给出了明确答案,平台需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两类核心数据:
中国卖家的身份信息:主要要报的是店铺公司的名称及统一信用代码、店铺名称、店铺公司地址、店铺唯一标识码、联系人信息等。
平台内中国卖家的收入信息:主要涵盖收入总额、退款总额、收入净额、支付给平台的佣金与服务费合计、订单笔数等。
所有数据将按季度报送,构建持续监管闭环。首次数据报送时间为2025年10月,而平台的基本信息备案需于2025年7月前完成。
本次新规,对许多在合规经营方面存在瑕疵的卖家来说,无异于是一场大地震。这种高频次、全方位的数据采集,构建起覆盖跨境交易全流程的监管闭环,彻底改变了过去“无税号、无申报”的行业潜规则。
相关报送表请进入国家税务总局官网(https://fgk.chinatax.gov.cn/zcfgk/c100012/c5241477/content.html)或点击本文文末“阅读原文”获取。
03 违反规定会怎么样?
据6月23日国务院颁布的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,若平台不报或者少报、瞒报,将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及停业整顿风险。
04 新规下跨境电商企业该如何应对
构建合规经营体系 财务升级:确保交易数据、资金流水、税务申报完全匹配,建立电子档案备查;合同票据规范化:保存电子合同、物流凭证、发票等全链路交易证据。
优化供应链与税务规划 供应商筛选:优先合作可开具正规发票的上游企业,确保进项抵扣; 主体类型选择: 个体户:适用核定征收,综合税负1%~3%; 小规模纳税人:季度销售额≤30万免征增值税; 香港公司:无增值税,适合跨境业务; 出口退税合规: 大货走一般贸易(0110)可退13%增值税; 小包采用9610/9810模式报关,免税且可退进项税。
利用政策红利 海外仓“离境即退税”:广州已试点,货物离境即可预退税(原流程需45天); 税收优惠园区:部分园区提供高达90%税收返还。
跨境电商企业要注意 必须报送:跨境电商平台需在2025年10月起报送商家身份及收入数据; 核心影响:税务透明化倒逼合规,违规成本飙升(补税+罚款最高50万),行业加速分化; 生存关键:企业需立即调整财税架构,优化供应链,并善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合规成本。
此次政策调整不仅是税务监管的技术升级,也意味着中国跨境电商税收监管进入强数据、强穿透、强合规的新阶段,更是中国跨境电商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的分水岭。随着平台“交账”机制的落地,整个行业将进入数据即合规的新时代,合规化不再是成本项,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。
2024年05月24日
2024年05月24日
2024年05月24日
2024年05月24日
2024年05月14日
2024年05月14日
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清湖宝能科技园9栋A座13楼A-C
电话:余小姐 138 2877 1084
邮箱:gdedia@163.com
关注公众号